close

20100703101509-1426753182   

為什麼齊天大聖孫悟空能大鬧天宮,除了如來以外打遍天下無敵手,但是後來取經時卻打不過路上的妖怪?後來知道了,大鬧天宮時碰到的都是領薪水的,是給玉皇大帝打工的,所以大家都是做做樣子不是真的拼命;在路上碰到的妖怪都是自己出來創業的,可能還押房子跟銀行貸款,沒後路所以不得不拼!

這篇文章是延續"張景溢-創投觀點演講摘要"這篇文章的內容,把沒有想到的部分再補上去,另外針對一些議題在做補充。


台灣的文創機會

張董事長認為其實台灣有電子、製造的基礎,這部分不應該捨棄,反而應該在這個基礎上去開發,例如他舉一個加熱奶油刀的例子。


另外他與蘇麗媚正在合作的粉絲經濟,台灣其實是有文化的,這部分應該可以把他好好包裝起來。

(不過更細節要怎樣處理,他並沒有提示,只說正在做,有可能是Know How不想被知道)


代工文化

他認為台灣電子業代工文化其來有自,60、70年代的台灣相當貧困,許多家庭的客廳就是一個小型代工廠,從紡織開始、到電線電纜組裝、電視機旋鈕等等,這樣的環境也教育了下一代從小就懂代工的知識。

為什麼華威並沒有投Dram或是LCD等"四大慘業"(不能說完全沒有投相關的,但有投也是投上游),他用了簡單的會計方式來說明,基本邏輯就是高資本支出產業的折舊年限較短,一般機器設備是用5年,但其實這類產業的產品壽命更短,只能用3年。以面板來講,你必須1代、2代、3代....一直投下去,產品才有市場,所以等於舊技術賺的錢要去投入新技術燒錢,這時候就要比誰快了,也就是說這樣的市場只有First Mover有錢賺,也因此他們放棄了這塊市場。

另外台灣必須想自己的優勢。全世界最理性而不感性的國家是德國,所以他們有很好的汽車工業,台灣、中國是最感性而不理性的國家,所以很懂得變化、模仿,中小企業才會這麼蓬勃發展,要從這樣的特質去出發。


品牌機會

台灣現在要開創品牌不是沒有機會,更何況有大陸這個市場,但台灣企業現在遇到的問題是要怎樣經營品牌?

以目前已經上市的公司來說,經營品牌要先燒錢,而且不知道要燒多久,燒了還不一定有機會,但一燒了錢EPS就往下掉,經理人就會有很大的壓力,股價也會崩跌,籌資就會更困難。因此,10多年前大家就在喊不能只是想代工,到了現在"毛三到四"仍是死守代工的原因是什麼?不是不知道,而是要跳脫一個習慣的環境是有很大困難的。

(不過他好像沒有直接講到怎樣解決這問題。其實像Amazon這樣的公司,Jeff Bezos能當CEO這麼久還不被撤換,他的個人魅力及理想也是相當厲害)


人口紅利

p1404

在我問他對印尼、菲律賓等國家的看法時,他提到越南、柬埔寨、印尼、菲律賓等國家他都沒考慮,第一是人口太少,第二是人口結構狹窄。

人口總數來說,當然就是中國、印度等國家才有的機會了。

但人口結構狹窄的意思我就不懂了,但因為一個人只能發問一次,所以也沒能再繼續追問下去。不過就我理解的是,狹窄應該是有點像上圖美國這種靜止型,人口金字塔呈現類似長方形的結構,但看起來東南亞這些國家應該不是如此才對。 

Philippine age distribution  Indonesia age distribution

 上圖是印尼及菲律賓2010、2020及2050人口金字塔資料,其實可以看到他們到了2050仍有不錯的勞動人口,所以這點我比較不了解。

 

Taiwan age distribution   China age distribution  

資料來源:Nation Master

至於中國的問題,他只同意2017年會有人口紅利到頂的狀況,但要怎樣因應或是在往後有什麼想法,他倒沒有說明。

另外我原本想問他對台灣的看法,但時間關係也沒有問到。

從上圖來看,中國現在的老年人口還不多,整體經濟仍相當有活力,但到了2020年已經有開始出現類似台灣現在的結構了,到了2050年,中國人口老化的速度將比台灣更快,這當然跟一胎化政策脫離不了關係。

而台灣的圖來看,2050年將呈現倒金字塔結構,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開始有這麼多退休金出現問題。

另外從階級流動的角度來看,台灣在2020年時,40歲以上人口相當多,也就是在企業裡,會有相當多的中階主管,結果就是年輕人機會受到壓縮,這問題中國大陸在2020年也是會遇到的,加上一胎化後的世代長期受寵,會怎樣應對這樣的現象,應該是中國管理階層關注的地方。

 

2012-12-04_085839  

最後引用一個之前在網路上找到的資料(忘記哪裡找的了,沒能附上原始連結),基本上跟這次的演講內容差不多,就當是最後的總結了。

 

arrow
arrow

    史丹利的認真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