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74857_10150914767202194_438360433_n

Money Ball是我近年最喜愛的故事了,內容簡單說就是以小博大、找出市場評價錯誤的關鍵,說來容易,但卻是個很難的功夫,尤其是我們其實不如我們自己想的理性這件事情。

幫忙打書一下 ><"

而講到理性不理性這件事情,一定得看看Dan Ariely的著作:「誰說人是理性的!」這本書,不然也可以先聽聽他在TED的演講,這才能真的看清其實我們多愚笨,但即使知道真相,我們還是難以長期控制我們的愚蠢行為;但往好方面想,交易冠軍Martin Schwartz的陽光理論說,一個人一生中有至少2%的時間是失控的,只要在失控的時間不做出傻事,就不會犯下大錯。


599948_10150914780617194_1287913398_n

圖中看似在動的蛇,他根本只是張靜態圖,一切只是錯覺;是的,人生就是一大堆錯覺在干擾我們,大聯盟球探從身高、體重、肌肉結實度、走路姿勢....甚至透過女朋友的長相來解析球員是不是有自信來挑選球員,也許這是種經驗法則,但也很多是一種錯覺不是嗎?

 

書中主角Billy Beane雖然利用統計學讓運動家隊以最少的成本創造最大的利潤,但實際對上有錢、有實力的隊伍,仍然不是對手....沒有成功奪冠就算了,這樣的做法還被整個棒球界學走,簡直就是免費幫大家做了一次實驗 Orz,Beane多年前選擇提前進入職業棒球而放棄就讀大學已經賭錯一盤,這次拒絕紅襪隊總經理的職缺,留在運動家隊繼續用少的可憐的經費跟有錢大財團玩統計學,距離他的目標越來越遠。電影版的故事最後,Beane的女兒唱著You're such a loser, dad.似乎也暗指著Beane在人生裡注定是個輸家,既然如此,不如就享受成為輸家的這場人生吧。

此外,利用數據資料打贏了前十九場,第二十場每位球員的心情勢必動搖地嚴重,球員一大堆失誤導致球賽即將被逆轉,之前打死不願意更換一壘手的教練靠著經驗和直覺讓原本守一壘的球員上場打擊,意外擊出全壘打讓球賽險勝,這一場比賽或多或少說明了數據不能勝過經驗,經驗也無法忽略數據的這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也算是為以經驗選球員的方法做了一次平反,畢竟數據還是無法代表「人」的一切。

拉回來看NBA,今年的總冠軍邁阿密熱火,大家的注意力全集中在「LCD」- LeBron James、Chris Bosh及Dwyane Wade,沒錯,LBJ極盡變態的生化人體格的確是致命武器之一,但在看得到的數據之外,我們還得留意到另一個人,就是Shane Battier!

314780_10150914799737194_928629069_n

如果只看數據的話,你不會覺得 Shane Battier 有什麼了不起,他的成績看起來是那麼平淡無奇。這是因為,這些數字無法告訴你,為什麼 Battier 在場上總是無所不在。

邁阿密熱火隊在去年組成強大的「LCD」連線之後,卻在總冠軍戰功虧一簣,直到今年才成功如願,從年輕富衝勁的雷霆隊手上,搶下NBA 總冠軍。固然,包括 MVP Lebron James 在內,熱火隊球員們在防守、心態、處理球上,都有不少的成長與改變,但不可不提的是,熱火隊今年最重要的補強,就是 Battier 的加盟。

不少美國媒體,將 Battier 形容為今年總冠軍戰的「X factor」,但從另一些觀點來看,Battier 更像是這支熱火隊所需要的「最後一塊拼圖」,並且如《邁阿密先驅報》所認為,在最重要的奪冠時刻成了「六月先生」。

563517_10150914801592194_222641892_n

Battier 是個公認的聰明球員,現役 NBA 球員中,如果要挑選一位從小就能文能武、品學兼優的模範生,Battier 絕對可以入圍其中之一。他在籃球才能早早就已經閃耀,在他 7 年級時,《Hoop Scoop》雜誌就報導他已經是全美第 4 佳的 7 年級生。更別提他在高中畢業時,獲得代表最佳高中生的 Naismith 獎,大學畢業時,得到另一座 Naismith 獎及 John R. Wooden 獎,帶領杜克大學獲全國冠軍,贏得平紀錄的 131 場大學比賽。

頂著全明星光環,當他大學畢業進入 NBA 時,卻僅僅以第 6 順位被灰熊隊選進,一些媒體批評這是「對大學畢業生的處罰」。Battier 無疑是那年最優秀的大學畢業生,不過在他選秀的 2001 年,NBA 正陷入對高中生及海外球員的狂熱,順秀前 3 順位 Kwame Brown、Tyson Chandler 及 Pau Gasol,代表著 2 名未滿 20 歲的潛力及 1 名歐洲球員。

據 《Moneyball》作者 Michael Lewis 在 2009 年《紐約時報》中,描寫 Battier 在 NBA 的表現,是「數據看不到的全明星(The No-Stats All-Star)」,這篇文章在多年後依舊經常被討論,也被 Wikipedia 引用。

文章提到,Battier 平靜地,甚至愉快地接受選秀結果,為當時保有史上最差勝率的灰熊隊打拚。他加入之後,灰熊隊開除了原任總經理,由傳奇總管 Jerry West 接手。West 自上任之後,就嘗試著將 Battier 交易出去。就 West 看來,Battier 身材條件並無可觀之處,才能可能甚至不及一些替補球員。

Battier 的數據似乎讓這種看法更為可信,他除了新人球季平均攻下 14.4 分之外,隨後 3 年平均每場都得不到 10 分、籃板不及 5 個、助攻不足 2 次,並不像球隊可以倚重的大將。不過,灰熊隊的總戰績在他加盟之後,卻仍顯著提升,從他新人球季的 23 勝 59 敗,到第 3 季的 50 勝 32 敗,他待在球隊的最後 3 年,灰熊隊都打進了季後賽。

在 2006-07 年球季開打前,Battier 被交易到火箭隊,在他來的前 1 年,火箭隊只有 34 勝 48 敗,但他加入這年,火箭隊打出 52 勝 30 敗,隔年更進步到 55 勝 27 敗,包括一段可以寫進歷史的 22 連勝。在這段連勝期間,火箭隊兩大當家姚明及 Tracy McGrady 因傷打打停停,真正上場時間最久的球員其實是 Battier。

如此來看,撇開數據不談,Battier 要不然就是特別好運,不然他就是有某種神祕能力,足以幫助球隊贏球。

283663_10150914802827194_1799749098_n

Lewis 指出,看出 Battier 帶給球隊的神祕力量,正是火箭隊願意放走 Rudy Gay 及 Stromile Swift 的主要原因。

1990 年代之後,美國職棒開始流行以統計學,找出最佳的球員及戰術,在總薪資有限的情況下,發掘其他被低估球員。這股風潮蔓延到其他運動,火箭總管 Daryl Morey 就深受此影響,當他來到火箭隊時,球隊正面臨難解的困境-主要薪資都花在姚明及 McGrady 身上,必須找出被低估的球員,火箭隊才有再一飛衝天的機會。

火箭隊要開始挖中產球員時,列出 15 人名單,Battier 排在很前面,這讓當時的老闆 Leslie Alexander 大惑不解,特別是對照數據來看更是如此。他的缺點看似相當的明顯-總是在接到傳球後就直接出手,代表他缺少創造自己得分機會的手段;只有在防守球員明顯比他矮時才會持球進攻,利用背對單打,來記左手小勾射,但也僅此而已。Morey 更說:「他不能運球、速度慢,對身體的控制也不好。」

奇怪的是,Battier 在場上時,隊友的發揮似乎變得更好,而且好上不少,而對手則變弱,還弱得很多。他無法抓很多籃板,但卻可以幫隊友在籃板數上大進補;他出手不多,卻往往是全隊得分最有效率的一位。他常被派去防其他球隊的得分好手,而被他防守的球員,此時命中率會下滑不少。

Morey 注意到這種化學效應,他說:「他是用頭腦而不是天賦能力在打球,我賭他在每個項目上,都贏過99%的球員。」

通常球員都是透過良好的個人數據,藉以提升團隊戰力,幫助球隊贏球。但極少數無私的球員,他們所做的事,是犧牲自己的個人成績,讓球隊變得更好,才能贏球,Battier 可能最擅長此道。

比如說,他不會更去搶不確定能不能抓到的籃板,而是看準隊友所在,把籃板球撥給他。當他防守的對象不太會抓籃板,而球在空中時,他會放棄自己的防守者,去卡住對方的籃板好手,增加自己球隊得球的機會。

防守各隊最危險的得分王牌,常常是 Battier 每日的例行任務,但馬刺隊偏偏讓最好的得分手 Manu Ginobili 從板凳出發。為此,Battier 私下去找總教練 Rick Adelman,希望不要先發,以專門伺侯 Ginobili。Morey 說:「在 NBA,沒有人會這麼做。」

310070_10150914814602194_1479956681_n

在火箭隊打球時,Battier 賽前會收到一些特別的資訊。Morey 說:「他是唯一我們會給這份資料的球員。」Battier 獲准得到這些資訊,因為他可以從中找出對手的弱點。例如,Allen Iverson 往右切時,是 NBA 最具得分效率的球員,但往左切時卻往往傷害球隊。Battier 表示,Stephen Jackson 往右切也常打出佳績,但他偏偏就愛往左切。

像 Kobe Bryant 這樣的球員,並沒有明顯的弱點,因而防守起來困難重重。但是他仍然有得分效率高及得分效率低的不同區域及進攻手法。Battier 必須去做的,是在不犯規之下,引導 Kobe 在效率差的地方出手,得到最好的防守成效。

如果不了解這點,去看 Battier 防守 Kobe,會覺得他除了「以手遮眼」之外,似乎沒有別招。他總是多數時間滿場追著 Kobe,但 Kobe 依然能夠自在地出手,看不出有特別的差異。可能 Kobe 依然得下全場最高分,但是命中率下滑,而湖人隊的團隊戰力似乎也減弱,最後嘗到輸球的命運。

你真的不禁會懷疑,Battier 賽前到底花多少時間觀看先前比賽的錄影。在比賽中,他總是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最佳的地點,如果這是巧合,這些巧合總是在比賽時重覆出現。不少時候,裁判還是會認為他來得不夠快,吹他防守犯規,但每場總會有幾次機會,這麼做造成對手的進攻犯規,對方不但因此交出球權,主將可能還會面臨犯規過多的風險。

Battier 說:「你必須要想得很快,你必須了解,面對不同球員時,他們會想怎麼做。」Battier 說,他必須思考很多,有時候自己都覺得快搞混,但他也只能努力做到最好。

Battier 從很早以前,就認為他在打球時必須這麼做。他在杜克大學生涯,共製造對手 111 次進攻犯規,是隊史之最,並把同樣的風格帶進 NBA,成為多數人眼中的「防守專家」。

394718_10150914819527194_14076926_n

559185_10150914820167194_1193353424_n

380755_10150914820717194_619095207_n

LeBron James 在 2010 球季開始前,做出全美直播的「決定」,加入邁阿密熱火隊。熱火隊如願打進總冠軍戰,卻不敵臨場表現更出色的小牛隊。球隊已經聚集太多明星,必須補足真正無私奉獻球隊的球員,這種球員在 NBA 並不多見。於是,封館球季結束,自由市場開啟之日,熱火宣布簽下 Battier。

對 Battier 來說,有不少球隊會想爭取他,但對他而言,他最需要的也是總冠軍的肯定,而熱火隊可能是他最好的機會。他也得償所願,生涯第一次打進 NBA 總冠軍賽。

在熱火隊兩大超級巨星、1 名明星戰將旁邊,Battier 的存在顯得更加低調沈默,就連他在場上的勝負分值(plus-minus) 都不及隊友,但不代表他沒有做到他該做的事。特別在與雷霆隊的總冠軍戰,更顯現出他的價值。

首先,雷霆隊得分之鑰 Kevin Durant 從第一戰起,就發現他面對一種不太一樣的防守-遮眼防守。對他來說,瞄準籃框投籃是他每場比賽必做之事,也早已習慣如此,但是,從這戰第 1 節開始,他就發現當自己手腕彎曲,準備瞄籃出手的一瞬間,他看不到籃框,因為 Battier 的手不偏不倚擋住他的視線。

總冠軍戰第 1 場,Durant 14 次跳投共命中 8 球,但 3 次遇上「遮眼防守」都未能命中,讓 Durant 特別挫折。事實上,Battier 這招已經施展多年,聯盟中還沒有第 2 位球員,能夠這麼精準的出手,不去打到人臉或手部,而在防守時將手恰恰伸到投籃者的眼前。

Durant 說:「他可能是唯一會這麼做的球員。我已經習慣防守者想干擾投籃,但把手放到你的面前,這是完全不同的感覺。」

Battier 對這種說法感到興奮,因為終於有人肯承認這招有用。Battier 這個最著名的招式,最常出現在對抗 Kobe 時施展,但 Kobe 從不肯承認這招有效。不過 Battier 知道,如果有人這麼守他,他自己都覺得不自在,別人也一定不會好受。

熱火隊原本也不肯定這種遮眼招式,認為球員防守時應要干擾球,而不是對手的視線,不過眼見 Battier 施展有效,總教練 Erik Spoelstra 也不得不妥協,而視為 Battier 的「祕密武器」。

在 Battier 和 LeBron 的合力防守下,Durant 度過難熬的總冠軍戰,從數字上來看,他的得分效率沒有減少什麼,但他彷佛重演了去年 LeBron 的困境,一旁有著超級能得分的隊友,但攻勢不知為何就是難以串連,而關鍵時刻,MVP 等級的身手也消失於無形。

541765_10150914822262194_1159373695_n

如果防守就像 Battier 每天該做的事,在這次總冠軍戰,他還給了球隊意料之外的進攻火力,讓熱火隊變得更難防守。這位「數據看不到的全明星」,也讓數據偶爾來證明他在場上的表現,並受到重用。最明顯的,他的上場時間,由例行賽的平均 23.1 分鐘,季後首輪 27.6 分鐘,到分區冠軍戰及總冠軍戰時,他平均上場時間已提升到約 38 分鐘。

他的進攻火力,更提供球隊意料之外的戰力。5 場總冠軍戰,他投籃命中率達 61.3%,三分球命中率 57.7%,平均每場攻下 11.6 分。他在前 3 戰投進 11 個三分球,甚至追平總冠軍戰前 3 戰三分球紀錄。對球隊攻防兩端,Battier 都帶來重要的戰力。

他本季季後賽的貢獻,不是只在總冠軍戰發揮作用,在季後第 2 輪,當 Chris Bosh 受傷無法上陣,他被派去阻擋 David West,東區冠軍戰也可以看到他不斷地協防,並全力阻擋防守的 Brandon Bass,當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揮舞他的「遮眼手」在 Durant 面前。

進入 NBA 11 年,Battier 總算拿下生涯首座 NBA 冠軍,也成為 NCAA 及 NBA 都奪冠的雙料冠軍球員。儘管他所效力的球隊,無論是杜克大學或邁阿密熱火,都是該球隊球迷之外,其他人最討厭、不想看他們贏球的球隊。不過如果他們的陣中有 Battier,一直以最認真的態度打球,永遠打團隊籃球,即使他的數據總是不起眼,你依然不會有太多機會擊敗他所效力的球隊。

552724_10150914821382194_341599359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史丹利的認真談 的頭像
    史丹利的認真談

    史丹利的認真談

    史丹利的認真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